|
新聞詳情
古往今“夕”看城陽——小姐姐喊你游博物館啦!發(fā)表時間:2020-08-21 14:08 古往今“夕”看城陽——小姐姐喊你游博物館啦! 七夕情人節(jié) 8月25日就是中華傳統節(jié)日“七夕”節(jié)啦,你還準備和以往一樣,過一個普通的情人節(jié)嗎?送包包?送花花?送口紅? 那今年來點不一樣的,到博物館去逛逛吧! 七夕情人節(jié) 七夕節(jié),又稱七巧節(jié)、女兒節(jié)、乞巧節(jié)等等,源于漢代,是一個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節(jié)日,也是唯一一個以女性為主角的傳統節(jié)日。經歷史發(fā)展,七夕被賦予了“牛郎織女”的美麗愛情傳說,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(jié)日,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(jié)日,在當代更是產生了“中國情人節(jié)”的文化含義。 車軎,是古代馬車上的重要零件,用于固定車輪,防止輪子脫出。青銅制,形如圓筒,套在車軸的兩端。這件青銅車軎用金銀在器表錯出精美紋飾,金銀與青銅的光澤相互映襯,顯得器物雍容華貴。在器身兩邊,古人還繪制了四只對稱的鳳首,線條優(yōu)美。鳳首兩兩相對,呈心形,反映出楚國人造型藝術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。 楚國人崇尚鳳凰,他們認為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,據說是鳥的化身。漢代《白虎通》說,祝融“其精為鳥,離為鸞。”《卞鴉·絳鳥》注曰:“鳳凰屬也”。可見,祝融也是鳳鳥的化身。從出土的文物中大多雕刻和織飾是鳳鳥圖案看,鳳為楚人的崇拜圖騰。 鳳凰是瑞鳥,是百鳥之王。在中國,鳳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吉祥,自然也包含了愛情的幸福。于是,鳳有了象征愛情的涵義。后來被人們用來祝賀婚姻美滿,比喻夫妻和諧。在唐代,銅鏡有《美鳳銜同心結圖》,即鳳嘴上銜同心結象征幸福的愛情,以示夫妻同心相愛。由此可見,隋唐時期已較普遍地將同心結象征夫妻恩愛。到北宋,還流行以贈送鳳釵來定情,而鳳釵是婦女的一種首飾。男女訂婚,女方多以鳳釵贈與男方。到了明代,男女結婚時,女方穿的禮服也配有鳳冠,鳳冠上點綴著鳳凰,并掛有珠寶等。到了現代,人們仍把鳳作為愛情的象征,結婚點鳳龍花燭,剪貼鳳形圖案等。 和龍一樣,鳳凰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。鳳凰文化的和諧理念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后來中國歷代的裝飾藝術中,有很多以鳳為題材的藝術品。這些以鳳紋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是傳統藝術的代表,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。城陽城遺址博物館里出土的文物,也有很多都有鳳的元素。值此七夕佳節(jié),和大家分享這件精美的文物,那么知識點來了,親愛的朋友們從祖先留下的這些器物上面看到了哪些情深意重、兩情相悅的元素?你想不想和你愛的人一起去城陽城遺址博物館里找一找,過一個不平凡的七夕情人節(jié)呢? 詩經《大雅.卷阿》 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集爰止。藹藹王多吉士,維君子使,媚于天子。 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藹藹王多吉人,維君子命,媚于庶人。 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。菶菶萋萋,雝雝喈喈。 鳳求凰(漢 司馬相如) 有一美人兮,見之不忘。 一日不見兮,思之如狂。 鳳飛翱翔兮,四海求凰。 無奈佳人兮,不在東墻。 將琴代語兮,聊寫衷腸。 何日見許兮,慰我彷徨。 愿言配德兮,攜手相將。 不得於飛兮,使我淪亡。 鳳兮鳳兮歸故鄉(xiāng),遨游四海求其凰。 時未遇兮無所將,何悟今兮升斯堂! 有艷淑女在閨房,室邇人遐毒我腸。 何緣交頸為鴛鴦,胡頡頏兮共翱翔! 凰兮凰兮從我棲,得托孳尾永為妃。 交情通意心和諧,中夜相從知者誰? 雙翼俱起翻高飛,無感我思使余悲。 鳳凰曲(唐 李白) 嬴女吹玉簫,吟弄天上春 青鸞不獨去,更有攜手人 影滅彩云斷,遺聲落西秦 |